最新目录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 第三章 治理 第四章 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
第三章 治理
第四章 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生产建设及其他与水土保持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和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水土流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

第三条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第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行署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水土保持机构行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职权。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工作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进行水土保持查勘,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水土保持区划、规划;

(三)制定水土保持年度计划并监督执行;

(四)审批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方案并监督执行;

(五)调查并依法处理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行为;

(六)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工作,负责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该项资金应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强逐年增加。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实行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责任制,组织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治理水土流失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陡坡禁止开垦区、崩塌滑坡危险区的范围,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告。

第八条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预防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植树、种草,并有计划地封山封沙育林育草,保护和扩大植被面积。

第十条禁止毁林毁草开荒。

禁止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铲草皮、烧生灰。

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内取土、挖沙、采石。

第十一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农、林、牧场,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草原,防止超载过牧。

在非禁止采挖的草原区采挖药材及其他经济植物,必须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采挖范围,有计划有组织进行采挖,土坑应当随挖随填,并保留部分植物的母株,逐步恢复植被。

第十二条禁止在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口密度大于每平方公里一百五十人的乡,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可放宽至二十度。

本办法实施前,已在禁止开垦的陡坡地上开垦种植农作物的,由当地县、乡人民政府制定计划,逐步退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退耕确有困难的,应当限期修成水平梯田,或者采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

第十三条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五度以上的集体所有的荒坡地,必须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由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开垦荒坡地批准书后,方可开垦。

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五度以上的国有荒坡地,必须有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方可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土地开垦手续。

第十四条严禁滥伐林木。采伐林木必须有防治水土流失措施,采伐方案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应抄送水行政主管部门。

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间伐和择伐。

第十五条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干旱草原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电力、建材和其他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方可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网址: http://www.stbctbzz.cn/zonghexinwen/2020/1008/340.html



上一篇:青岛市水利局关于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
下一篇:广东省水利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和

水土保持通报投稿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通报版面费 | 水土保持通报论文发表 | 水土保持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